师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院新闻 > 正文

团结奋进 共谱新篇| 2138acom太阳集团师生热议全国两会(三)

发布日期:2025-03-12    作者:     来源:     

编者按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相继开幕,这是在“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上,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召开的重要会议。我校师生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关注两会动态,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热议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在全校掀起了学习热潮。广大师生表示,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信心、团结奋斗、乘势而上,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升思政教育质效 谱写教育强国新篇

党委副书记 邢树军

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对于扎实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我校作为地方性应用型师范类大学,要以此为目标,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要立足区域发展抓好思政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我市两大主导产业和两大世界遗产,优化学科布局和科研方向,在服务地方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要立足学校特色抓好思政教育,坚守师范底色的清晰定位,提升德育工作质效,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实践实习、校企对接等路径培养学生的“德”与“能”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育底色到成色提升转变;要立足校园文化抓好思政教育,充分发挥“七馆一园”的优势资源,把思政课、专业课“搬到”七色展馆,开展浸润式、场景式、体验式教育,促进思政教育“小课堂”、学校资源“活阵地”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有效融合,筑牢师生思想之基,提升师生实干之能,奋力答好“强国建设,地方高校何为”的时代答卷。

落实立德树人 加强课程建设

党委宣传部长 李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感触颇深,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的更到位更有效。

目前我校正在按照市委宣传部要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组建好队伍,要从注重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科学研究以及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展,通过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产出高端成果和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模式等措施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学活起来,形成可听、可视、可观、可感的效果,真正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的作用。

坚守教育初心 勇担时代使命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 尹丽君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怀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观看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的直播。这场盛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尤为关注报告中关于“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李强总理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基础研究能力”,这为高等教育尤其是基础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而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还是大数据分析,数学的突破性进展都是技术革新的基石。报告中“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内容,也隐含了对基础学科投入的重视。这让我更加坚定:数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夯实理论基础,更需关注学科交叉应用,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宏图中。

开幕会上,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说明引发了我的思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提出,要“完善人大代表履职机制,强化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这让我联想到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培养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更是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数学学子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需树立家国情怀,关注社会需求,用理性思维为国家治理建言献策。

从会议议程中,我注意到“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环节的务实性。这启发我在学生工作中应更注重“问题导向”,在生涯规划引导方面,结合国家需求,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前沿领域,如算法设计、密码学等数学应用方向;在思政教育创新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将两会精神融入课堂,增强学生的现实关切;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推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与社会调研,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辅导员,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挑战,数学教育需跳出“纯理论”的框架,引导学生以创新思维服务国家战略。例如,报告中提到的“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数学建模支持能源优化,“数字经济”离不开算法与数据分析的突破。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不仅是一场政治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培育“解题者”的重任——既要教会学生用公式推导真理,也要引导他们以智慧回应时代之问。未来,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学术深度与社会温度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发展贡献数学力量。

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韩子阳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一名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怀着激动与崇敬之心观看了会议报道,内心深受触动,也对未来的职业方向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教育、民生、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其中有关教育的诸多内容让我深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而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工具,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深知自己所学专业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帮助他们拓宽国际视野,还是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都离不开扎实的英语教育。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教育领域,这意味着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英语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教育的不平衡现状。一些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英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毕业后投身基层教育的决心。我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带回家乡,为那里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用英语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不仅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更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使命担当。

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AI重塑教育生态|DeepSeek全场景应用揭秘讲座

下一篇:领导带队植新绿 生态校园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