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外国语学院与沧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联合打造的《综合商务英语》第二堂课如期举行,沧州钰龙钢铁有限公司外贸主管韩江伟主持。

韩江伟老师以《外贸人员基本办公能力》为题,围绕数据、客户、软件、产品四方面展开讲解。韩江伟现场演示了如何掌握编码查询、市场趋势分析等外贸核心技能,让同学们学会数据分析。他以“法兰产品”为例,详细拆解从数据筛选到客户开发的全流程,并指导学生运用Excel进行图表制作。韩老师通过真实案例对比,生动解析商业发票、装箱单和海关文件等文件的制作要点,并引入“加密单据”概念,帮助学生建立信息安全意识。课堂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一问一答,引导学生在回答中深化知识理解。课堂最后,韩老师为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答疑解惑,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娜为韩江伟颁发“校外指导教师”聘书。王娜表示,此次实训课为同学们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搭建了便捷的平台,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认识本专业的前景,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校企共建课程是学院强化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持续培养外贸行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课后感悟
讲座中,老师结合真实案例剖析了当前外贸行业的三大趋势:跨境电商平台的爆发式增长、RCEP框架下的区域贸易机遇,以及数字化营销在外贸环节的重要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提到“英语能力不再是外贸人的唯一竞争力,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这让我意识到,除了语言优势,还需加强国际贸易实务、数据分析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互动环节中,我就“中小外贸企业如何应对汇率波动”提问,老师从结算方式选择和金融工具运用两方面给出建议,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讲座尾声展示的校企合作项目,也让我对未来实习和就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这场讲座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作为新时代外贸人才,我将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主动学习跨境电商运营、国际商法等知识,努力成长为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张家美
在昨天的讲座中,韩老师结合自身多年外贸从业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核心作用与实践技巧,让我对专业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语言为桥梁,实践为根基”的重要性。商务英语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跨文化沟通的纽带。韩老师通过案例指出,外贸谈判中的术语误用、文化禁忌忽视都可能导致合作失败。这让我意识到,课堂中学习的术语必须与实际场景结合,同时需主动了解目标市场的宗教习俗、商务礼仪、市场需求等。另外,韩老师强调了职业素养与语言能力的融合至关重要。外贸业务中客户往往通过英语沟通的专业性判断企业可信度。一份条款清晰的英文合同、一通逻辑严谨的索赔处理电话,甚至邮件中恰当的敬语使用,都是构建信任的关键。此次讲座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我的知识盲区,也指明了突破方向。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我将在未来学习中更注重积累,努力成为既懂语言又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张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