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领航展风采
见贤思齐筑未来
政史学院优秀毕业生李浩哲
在2025年春天的学术喜报中,2138acom太阳集团政史学院2018级校友李浩哲的名字格外亮眼。这位从华北平原走出的青年学子,以成功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博士作为本科毕业三周年的献礼,更以七年求学路上不断突破的轨迹,勾勒出一幅当代历史学人的立体成长图鉴。

在师院求学的四年,李浩哲如同海绵般吸收知识的养分。作为礼仪队成员,他在聚光灯下展现师院人的风采;担任团总支宣传部干事期间,他执笔为学院发展记录时代注脚;当院系合并时,他主动请缨设计的新院徽,至今仍在见证着学科交融的创新脉动。
2022年秋,当他以安徽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新身份踏入徽州大地时,学术的星辰大海才真正展开。在导师指导下,这个北方青年开始与泛黄的徽州文书对话。三年间五赴黄山,在新安江边的青石板上丈量宗族祠堂的规制,于岩寺的月沼畔解读明清契约文书中的经济密码。当同行者惊叹他累计月余的田野耐力时,他笑言:“每份文书都等着被唤醒,我们只是历史的接线员。”
这种扎根大地的治学态度,最终凝结为发表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转化为三度入选全国级学术会议论文集的研究成果。在黟县的“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大会上,向众多学术大家汇报;在南京农业大学暑期学校的讲堂,他带着徽州田野的泥土气息与各地学子激荡思维;在西安医疗社会史学术论坛上,他将微观地域研究置于宏观历史坐标系中审视。当“学史论坛”三等奖的证书与“优秀学员”的奖状并列于案头,见证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个青年学者思维疆域的不断拓展。

令人惊叹的是,这位能在古籍堆中静坐十小时的学人,同样能在运动场上绽放光彩。2023年安徽大学校运会的操场上,他的步伐引发阵阵喝彩;2024年怀宁半程马拉松的赛道上,他以1小时42分的成绩诠释着历史研究者特有的耐力哲学。

从渤海之滨到江淮大地,再向京华学术高峰进发,李浩哲用七年光阴诠释了历史学人的坚守与突破。这或许正是对他求学之路的最佳注解:在故纸堆中探寻历史脉络,在田野间触摸文明肌理,在运动中锤炼学者心性,终将个人的学术轨迹,汇入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星河。